赵清华总领事接受《20分钟》专访
2022/01/12

2022年1月10日,瑞士主流媒体《20分钟》(20 Minuten)以印刷版整版及网络版刊登主编卢瑟和首席外事记者古恩特对驻苏黎世兼驻列支敦士登公国总领事赵清华的专访。全文如下:

1、问:总领事先生,我们相互间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答: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2、问:西方对中国最大的偏见是什么?

答:偏见没有大小,如果一定要论大小,我认为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偏见。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且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有信心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当然,只要双方有意愿相互了解,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加强沟通交流,完全可以消除偏见。

3、问:中国在瑞士民众中的形象并不是很好,原因是什么?

答:我不认为您的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通过三年多来同瑞士各界人士的交流,我发现,绝大多数人赞誉中瑞友谊源远流长,高度肯定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也充分认识到中国发展给许多国家、企业和个人带来的机遇。我也注意到,双方确实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媒体是沟通两国民众相互认知的重要桥梁,希望记者朋友在报道时花些精力了解事实真相,不被表面现象和固有偏见所左右,尽可能拓宽涉华信息来源,全面、客观、均衡地进行报道。百闻不如一见,我也真诚邀请瑞士朋友疫情过后去中国走一走、看一看。

4、问:为何没有人知道维吾尔族歌手阿卜拉江、原国际刑警组织主席孟宏伟等人的下落?

答:你提到的几个人具体情况不同,中国有关机构都分别进行了通报,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查阅。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得到了公平公正的对待。同时,我想强调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相信在全世界任何一个法治国家,这条都是适用的。

5、问:中国民众不知道以上案件,为何如此?

答:中国老百姓并不是不知道,相反,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网民成了腐败行为、违纪违法现象的“千里眼”、“放大镜”和“警报器”。另一方面,中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这也是媒体关注和报道的重点。大家更为关注像养活了几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发现抗疟新疗法而拯救数百万生命的屠呦呦、帮助数千名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上学梦的张桂梅这样的人及他们的事迹。

6、问:大赦国际声称,存在针对持不同政见者和政治活动家的“黑监狱”。您认为这是宣传吗?

答:中国是法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公正文明执法是从业人员的职业底线,更是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律红线。个别机构一贯戴着有色眼镜,经常散布涉华谎言谣言,真实性、客观性、严谨性经不起推敲。我相信,数亿中国读者心中有数。

7、问:中国政府将“镇压少数民族、拘留营、强迫劳动、强迫绝育”等视作假新闻、谎言和宣传。西方学者和活动分子出于什么目的经常重复同样的谎言?

答:显然是利益驱动。至于他们的具体目的是什么,我不清楚,但其中很多人既没有来过新疆,也不了解新疆的真实情况。遗憾的是,我周围的有些瑞士朋友也信以为真。事实上,1950年至今,新疆经济总量增长了200多倍,人均GDP增长了近40倍,300多万人口摆脱贫困。教培中心是针对新疆反恐和去极端化的实际需要,同英法等国的“社区矫正”和去极端化中心没有本质区别,学员已于2019年10月全部毕业。新疆维吾尔族人口从2000年的834.56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1162.43万人,去年新疆棉花机械采摘率已近70%。所谓“镇压少数民族”“集中营”“强迫劳动”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8、问:您认为人权的普遍性是西方价值还是普世价值?

答:人权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和诉求。当然,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国家,各国保障和发展人权的方式各不相同。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权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将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基本人权,协调增进全体人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本身就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巨大贡献。

9、问:瑞信银行此前关停中国评判艺术家艾未未账户,批评瑞士银行服从贵国安排的声音越来越多。您怎么看待该事件?

答:这是具体的商业行为,建议直接向相关银行了解有关情况。

10、问:中国要接受西方的哪些批评?

答:人人都喜欢被表扬。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

11、问:西方必须接受来自中国的哪些批评?

答:没有什么“必须”。中国文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致力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我们认为,各国应互学互鉴,以团结反对分裂,以共赢取代零和,以合作促进发展,以对话管控分歧。

12、问: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哪些做得比瑞士好?

答:中国实行并将始终坚持“动态清零”策略。出于科研背景,我对数字比较敏感。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新冠肺炎患病率为8.9/100000,是美国的1/1678,死亡率仅为0.4/100000,是患病率、死亡率最低的国家。截至去年12月底,已有12.7亿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种,超过中国总人口的85%。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9.8%,不久前的国庆黄金周在境内旅游人数达5.15亿人次。

13、问:中国是否会像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一样武力收复台湾?

答: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绝不容忍“台独”分裂势力分裂祖国,绝不接受在国际上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全世界有181个国家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也要切实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处理与台湾的关系。

14、问:中国在南海、香港等问题上不遵守国际法。国际社会有何理由信任中国?

答: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国际法原则。中方在南海的主权权益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我们从未改变主张依据,也从未提出新的声索。南海仲裁案违背“国家同意”原则,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法,所作裁决是非法的、无效的。

关于香港问题,事实是个别国家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这也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香港1997年7月1日回归以来,治理香港的法律依据是中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不是《中英联合声明》。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70多年来为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全球发展、维护国际秩序所作的实实在在贡献及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是中国信誉的真实写照和有力诠释。

15、问:中国近日称自己为“真正的民主”。中国有什么民主?

答: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民主要想成功,必须深深根植于本国的土壤。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正是来源于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为落实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众选举出能够表达自己意愿和利益的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目前,中国从国家、省、市到县、乡五级人大代表有262万多人,其中占比94%的县乡人大代表都是由选民一人一票直选产生,在地域、行业、民族等结构上与整个社会的人民结构具有整体的对应性。

中国实行的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不但重视政治过程的民主,更强调民主政治的结果是“良政”。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16、问:在2020年全球民主指数榜单中,中国在179个国家中仅位列第174。中国打算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答:这些排名的标准众所周知,比如选举过程和多元化、政府运作机制、政治参与度、政治文化、公民权利保障等,但对这些标准的解读有很强的主观性并且因地域定标,不被广泛认可。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或者一个自封的“民主监督委员会”等个别机构指手画脚,“民主峰会”与会国家的选择就是一个例子。美国民调机构最新公布的两次民调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党和政府满意度分别为95%和98%。

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个别国家为维护自身霸权地位,将民主作为推进地缘战略的工具,试图按照其标准把世界划分为“民主”和“非民主”两大阵营,破坏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彻头彻尾的反民主行径。

《20分钟》是面向瑞士全国免费发行的大众媒体报纸,纸媒读者达149.5万人,日发行量逾46.4万,是在全瑞覆盖范围最广、读者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报纸。线上媒体矩阵日均点击量超过485万人次,月活跃人数约428.1万。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